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2009-06-12 20:50:39 下载试卷 标签:阅读 课件 诊断活动 阅读材料
五、游戏激趣,名句激情。
师:看得出大家在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难分胜负。咱们在下一关中再决高低,怎么样?
(课件出示内容,各组抢答。)
①请根据诗名说出诗句 《望天门山》、《峨眉山月歌》。
②请根据诗句说出诗名。“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③请用李白的诗句表现图的意境。[课件出示画面:两山对峙,江水中流,帆影点点。]
生:这是《望天门山》中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生:我认为应该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生:我想可能是《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生:只能是“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边日边来。”你看,两边的山很陡,就像刀劈似的,黄鹤楼那里根本就没有山,去年爸爸还带我去那儿玩过。
生:我同意他的意见,这两座山孤零零的,也不像是“万重山”。
…….
师:李白一生留下了九百多首诗。在这些诗中,有许许多多的千古佳句,流传至今依然琅琅上口,回味无穷。让我们共同来吟诵它们吧!(课件出示名句集锦,配古乐,师生齐诵。)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通过游戏,辨析、吟诵、调动学生头脑中贮存的知识积累,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充分谈出自己的品味理由,展示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的交锋,促使学生在课外古诗阅读中拓展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六、结束活动,留有余味
通过今天的“读李白诗歌,品太白遗韵”活动,我们对李白其人、其诗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位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以他正直、豪放、重情义的性格,以他那一首首充满奇特的夸张和丰富想象力的诗歌,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你们、我们、他们以及天下所有爱好李白诗歌的人们。最后,让我们用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一句诗来结束今天的活动吧!――“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课件出示李白头像及韩愈诗句]
[课虽结束,诗韵仍绕梁不绝。师生的情感仍沉浸在李白诗歌的意境中而难以自拔。相信李白的传奇人生和名篇佳句,将久久地停留在学生心中,中华民族古典文化的传承在此找到了最佳契入点。]
总评:
作为小学五年级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本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作了有益的尝试和开拓,主要有以下三大特色:
1.着眼点高。落实了新《大纲》中的有关具体要求,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选取古诗作为阅读对象,在学生心中培植起中华文化的根。
2.切入点巧。中国是诗的国度。自古至今,诗人层出不穷,诗作浩如烟海。选取其中最代表性的李白诗歌作为阅读对象,在小学生中开展专题品读、定点品赏,以此使学生感受李白诗歌鲜活的神韵,使学生受到优秀诗文的熏陶感染,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和创新。事实证明,对于这种专题性阅读,学生的兴趣浓厚,印象深刻、其感悟、理解也颇有见地。
3.着力点实,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诵读、背诵为主要方式,重在感悟和品味,使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其中并有所收获。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