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奥数精讲课程:和差与倍数的应用题
做应用题是一种很好的思维锻炼.做应用题不但要会算,而且要多思考,善于发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可以说做应用题是运用数学的开始。
加、减、乘是最基本的运算,和、差、倍数是两数之间最简单的数量关系.。
一、和差问题
说到“和差问题”,小学高年级的同学,人人都会说:“我会!”和差问题的计算太简单了.是的,知道两个数的和与差,求两数,有计算公式:
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
会算,还要会灵活运用,要把某些应用题转化成和差问题来算.
例1 张明在期末考试时,语文、数学两门功课的平均得分是95分,数学比语文多得8分,张明这两门功课的成绩各是多少分?
解:95乘以2,就是数学与语文两门得分之和,又知道数学与语文得分之差是8.因此
数学得分=(95×2+8)÷2=99.
语文得分=(95×2-8)÷2= 91.
答:张明数学得99分,语文得91分.
注:也可以从 95×2-99=91求出语文得分.
例2 有 A,B,C三个数,A加 B等于 252,B加 C等于 197, C加 A等于 149,求这三个数.
解:从B+C=197与A+C=149,就知道B与A的差是197-149,题目又告诉我们,B与A之和是252.因此
B=(252+ 197-149)÷ 2= 150,
A=252-150=102,
C=149-102=47.
答:A,B,C三数分别是102,150,47.
注: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
(A+B)+(B+C)+(C+A)=2×(A+B+C).
上面式子说明,三数相加再除以2,就是三数之和.
A+B+C=(252+197+149)÷2=299.因此
C=299-252=47,
B=299-149=150,
A=299-19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