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家庭教育 > 性格培养 > 正文

孩子在不同场所的礼貌 您的孩子都知道吗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8-10-23 14:19:38

智能内容

  中国人的教育方式太含蓄,所以孩子们在人际交往中连礼貌用语都不能适当地运用,常常因为害羞等原因被贴上不懂礼貌的标签。孩子吸收知识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很重要,想让孩子懂礼貌,我们家长也需要身体力行才行。

  一、看看身边一些孩子的不礼貌行为

  这个社会是一个人与人交流的社会,但是孩子不懂礼貌的行为往往让双方很尴尬,下面是一些小朋友经常出现的行为,您的孩子有类似的经历吗?

  1、就是不跟陌生人打招呼。

  在小区里遇到邻居妈妈带着4岁的儿子在玩耍,上前跟邻居妈妈寒暄了几句后,邻居招呼小男孩跟我打招呼,没想到小男孩头也不抬地摆弄自己的玩具车,像是没听到妈妈的话似的。我感到很尴尬,只能跟邻居说有事要办,匆匆走了。

  2、公共场所吵闹不休。

  公交车上,5岁大的小男孩一会儿扯着嗓子喊爸爸,一会儿在公交车上跑来跑去,有时因为公交车刹车,小男孩还会撞到没有座位的乘客,乘客面露不耐烦的情绪,男孩的爸爸只顾着看着孩子会不会摔着,压根就挡不住孩子上蹿下跳。

  3、口直心快很尴尬。

  朋友看到公园里一个3岁的小女孩很可爱,就想上去逗一逗。于是跟小女孩说:“叫一声姐姐,姐姐给糖给你吃,好不好?”没想到小女孩说了一句:“坏人,长得好丑。”蹭一下就跑到她爸爸妈妈那边去了。朋友好不尴尬。

  看到上面的尴尬情景,我们的家长可能都暗暗捏了把汗。熊孩子们不懂礼貌也就罢了,却把大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搞越糟。虽然这是每个孩子必经的过程,我们仍然可以提前做一些努力,让孩子成为彬彬有礼的小绅士、小淑女。

  二、我们怎样让孩子在不同场所懂礼貌呢?

  家长对于孩子的礼貌教育其实可以贯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生活的细节中培养孩子懂礼貌的意识,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将礼貌的概念循序渐进地灌输到孩子的大脑中,不至于让孩子在公共场所出洋相。下面就是小编整理总结的一些教导孩子在不同场所懂礼貌的小方法,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议,欢迎分享交流。

  1、最基本的礼貌用语的运用。

  说起礼貌用语,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就数“请”和“谢谢”了。所以我们在教孩子学会懂礼貌之前,最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让孩子理解“请”和“谢谢”这两个词的意义,所谓“磨刀不误砍材工”就是这个意思。

  一般在孩子周岁之后,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想孩子运用“请”和“谢谢”这两个词了,或者是与孩子的直接交流,或者是在孩子在场的情况下您与他人的交流都可以有意识地多说“请”和“谢谢”,让这两个词潜移默化地停留在孩子的记忆中。也许某一天,您就会惊奇地发现,孩子自己就能清晰熟练地运用“请”和 “谢谢”这两个礼貌用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