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说课稿 > 小学语文说课稿 > 五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 正文
2019-01-20 18:22:53 下载试卷 标签:北师大版语文 五年级下册 说课稿
五、说教学过程
针对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秋浦歌》这首诗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教学分四步进行。(念四步)
第一步:创设情境,感受形态美
鲁迅先生说过:“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运用多媒体,可以创造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激发学生审美的情感。教学伊始,就播放录像,学生亲眼目睹了冶炼工人的脸庞因为炉火的烘烤,因为劳动的紧张,在月色的笼罩下和炉火的辉映中,一个个显得精神焕发,红光满面,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没有压垮他们,相反,他们在这种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中,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豪迈与振奋,所以,他们才能够一边挥汗如雨地工作,一边情绪昂扬地放歌,那高亢的劳动号子,此起彼伏,响彻夜空,编织成一曲粗犷的劳动创造一切的赞歌,甚至使得寒冷的河水都为之激情荡漾起来!工人们这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
看完录象,教师启发学生联系积累的情感体验谈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必将争先发言。
第二步:质疑释疑,感悟语言美
关于古诗的教学,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要繁复冗长的讲说。” 陈献章先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教学中,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读、自悟,感悟诗歌语言的精髓。
第三步:品味吟诵,欣赏意境美。
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我采用两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意境欣赏的指导分别是:1紧扣词句品意境., 2想象漫游品意境
1、紧扣词句品意境
让学生自由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感悟古诗精湛的语言艺术,指导反复诵读,欣赏意境美。教师相机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赧郎。歌曲。动寒川等字词:通过品味,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正是通过写自己所看到的,所联想的,表现了冶炼工人们这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不畏艰辛的精神面貌,作者由衷地发出赞美和钦佩之情。
2、想象品意境
在学生品味了古诗的语言美后,教师出示冶炼的影象,引导学生对照录象,结合自己所有的情感体验、积累的语言材料,用自己的话描绘眼前的场景。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发展个性。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更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学生在理解诗句、进入意境后的再创造。这是人与景的交融,人与诗的交融,更创造了人与人的交融。
通过以上读书、感悟,奠定了一定的情感基础,学生读好古诗已不是难题。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古诗就是跳跃的五线谱。在学生个人读,同桌读,小组读,齐读、表演读等多形式朗读后,我把音乐引进课堂,(课件:读背,音乐、图片)让学生和着音乐,或读,或背,使学生道德情操得到陶冶,思想境界得到净化,朗读训练也将水到渠成。。
第四步:迁移拓展,感悟积累。
语文教学光依靠教材是不够的,教师应灵活把握教材,扩展教材,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语文实践活动为双翼,展开教学活动,使我们的小课堂得到无限的拓展和延伸,架设起课内、课外有机连接的桥梁,构建起语文教学大课堂的课程体系。
美国华特有句名言:知识是宝库,实践是钥匙,有了知识不运用,如同农民耕而不播种。 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这样以课堂为载体,以有限拓无限,会给语文教学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
在教学过程中,以帮助学生领悟古诗的语言艺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使学生学习冶炼工人们这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不畏艰辛神优秀品质。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