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新时代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美好期盼(2)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9-03-01 14:41:18

三、强化教师基础作用,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
《意见》提出,到2020年,幼儿园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和科学保教能力得到整体提升,幼儿园教师社会地位、待遇保障进一步提高,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
依标配足配齐。合理配备教师,是办好学前教育的基本保障,按照学前教育规律和特点,应遵循每班“两教一保”配备要求。各地要及时补充公办园教职工,严禁“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代课教师。民办园按照配备标准配足配齐教职工。认真落实教师资格准入与定期注册制度,严格执行幼儿园园长、教师专业标准,坚持公开招聘制度,全面落实教师持证上岗,切实把好入口关。
完善待遇保障。《意见》高度重视依法保障幼儿园教师地位和待遇。对公办园所聘用教师,要统筹工资收入政策、经费支出渠道,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同工同酬。有条件的地方可试点实施乡村公办园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民办园要参照当地公办园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合理确定相应教师的工资收入。各类幼儿园依法依规足额足项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要完善幼儿园教师职称评聘标准,提高高级职称比例;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幼儿园园长、教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
提高保教水平。全面改善办园条件,园舍条件、玩教具和幼儿图书配备应达到规定要求。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办好幼儿师范教育,制订幼儿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加大园长教师培训力度,健全教研体系,促进园长教师树立科学保教理念,提高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开展保教工作的能力。健全质量评估监测体系,坚决克服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对违反职业行为规范、影响恶劣的实行“一票否决”,终身不得从教。
四、加强监管体系建设,促进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意见》强调,完善监管体系,促进规范发展,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建立健全教育部门主管、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监管机制,健全各级教育部门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建设一支专业化管理队伍。
健全监管机制。加强源头监管,各地依据国家基本标准调整完善幼儿园设置标准,严格执行幼儿园审批“先证后照”制度。完善过程监管,坚持年检制度,强化对幼儿园教职工资质和配备、收费行为、安全防护、卫生保健、保教质量、经费使用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动态监管。强化安全监管,建立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提升人防、物防、技防能力。严格依法监管,加强对各类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实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依法依规严厉惩处违规办园、伤害儿童等行为。
推进分类管理。《意见》要求各省(区、市)要制定民办园分类管理实施办法,明确分类管理政策,稳妥做好民办园分类登记工作。各地要做好无证园的分类治理工作,将无证园全部纳入监管范围,稳妥做好排查、分类、扶持和治理工作,通过整改扶持达到基本标准的颁发办园许可证;整改后仍达不到安全卫生等办园基本要求的,要予以坚决取缔,并稳妥分流和安置儿童。
遏制过度逐利。《意见》规定,民办园应依法建立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每年依规向有关部门提交经审计的财务报告。社会资本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国有资产或集体资产举办的幼儿园、非营利性幼儿园。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对已违规的,教育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治理,坚决遏制过度逐利行为,促进学前教育回归育人本位。
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未来。教育系统要从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切实增强办好新时代学前教育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意见》的重要部署,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强化管理、规范发展,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