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三棵树(2)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9-07-22 21:02:39

参考答案
18.是作者少年寻梦的难忘经历,伴着他的隐痛与自责;(1分)引出点题句“没有树是我的隐痛和缺憾”,作者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将没有树存在的生活看作是不完美、不齐全的人生;(1分)与后文写到的两棵果树构成对比。
19.过渡作用(或承上启下,由“苦楝树”过渡到“两棵果树”)(2分)好处:承托上文,归结出失去苦楝树的自责、愧疚和隐痛,又开启了下文,为意外获得两棵果树的欣喜、满足铺垫蓄势;(2分)使文章避繁就简,不蔓不枝、条分缕析。(1分)
20.表层看“三棵树”指长途列车的终点站名,一棵苦楝树苗,两棵果树(1分)而这恰好构成作者人生经历的三个重要环节(1分,关键词“人生经历”“见证”)它是作者生命与情感的某种寄托和外化,是作者生命历程中心心念念的“珍爱之物”,(1分关键词“情感寄托”“珍爱物”)因而它在文中,从头至尾被赋予了一种优美的诗意,一种深刻的象征,成为开启作者的童年记忆之门与沟通人的现实生存状态之间的一把钥匙。(1分关键词“沟通了记忆与现实”)
21.CD
【相关链接】: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