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2009-06-21 21:42:24 下载试卷 标签:阅读 课件 学习方法 教师 诊断活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4、根据雨点的特点和文中的语言主,大多数学生能发挥想像,按文中句式说话。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步骤
目标达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由猜谜导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1、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猜猜这是什么?(雨)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雨的诗歌,名字叫《雨点》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生猜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纪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因此,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1、你们想知道课文里讲什么吗?
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读,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请打开书P21。
你们也来读一读吧!读完后把生字划下来,自己把它读准了!
2、小朋友们读得可真认真呀!
好,请看上面这些字,会读吗?
谁来当小老师,带读第一行生字?
3、能干的孩子们,生字都读准了,词语能读好吗?
好,一起来!
4、词语我们都会读了,那课文也一定能读得更通顺、流利。
请小朋友们打开书,再把课文读一读。
好,谁能给我们读一读?
生自读课文、圈读生字
带读第一行生字
读词语
生自读课文
请生读
三、理解课文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加语感,发展语感。学生学习书面语言,其主要途径是范文语言的内化,教学中,应让学生直接去感受语言、积累语言。
一年级的学生处在阅读的起始阶段,所以,借助色彩鲜明的贴图、动画、音像手段等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
在整个阅读过程,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激发他们围绕课文内容,感受雨点落在不同的地方的不同情态,从而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
1、小朋友,你们看看,雨点都落到哪儿去了?自己看书,想一想。
生: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2、雨点呀,都落进了水里面,可是有什么不一样呢?读了课文,就明白了。
3、谁来读第一句?
①请一生读。
评:池塘里安静极了,鱼儿不闹了,青蛙不叫了。这时候,小雨点也-睡觉了。(做睡觉的手势)
板书:“睡觉”
②手势“嘘!”睡觉时,可得保持安静呀!谁再来读一读?
③多么安静、优美的小池塘呀!雨点落在里面,就像睡觉一样。
(点课件:池塘)瞧,雨点睡着了。
别吵醒它,(安静手势),我们全班小朋友一起来读。
4、落进池塘的小雨点儿安静地睡着了,那落进小溪的雨点呢?谁来读第二句?
同学们,你们去过散步吗?你们是怎么散步的呀?谁能上来做一做?
哦,原来是这样散步的。谢谢你。
那小雨点是怎么在小溪里散步的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点课件:小溪)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